融资项目
COMPANY NEWS
融资项目|已诺必诚——下一代固态能源引领者
2023-09-18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汽车续航能力要求提升,从而推动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追求持续攀升。根据我国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5 年电池系统将实现 300Wh/kg 的突破,而关于传统液态锂电电池理论能量密度上限约 350Wh/kg,逐渐接近上限。另外,传统电池安全问题引发关注,传统液态电池电解液由电解质、有机溶剂和添加剂组成,工作温度通常不能超过 60℃,否则作为易燃物的有机溶剂可能高温燃烧,尤其在航空航天、电动汽车、储能电网等关键领域,电池安全问题更亟待解决。除此之外,电池充放电中不可避免存在锂枝晶的生长,可能刺破电池隔膜造成短路,进一步引发电池失控风险。因此,寻找材料替代可燃有机电解液是降低动力电池安全风险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





依据电解液液体含量分类,锂电池可分为液态、固态混合态和全固态三大类。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液态锂离子电池相似,固态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以及固态电解质组成,最本质区别是将液态电池的电解液与隔膜替换成固态电解质,实现不用或者少用隔膜及电解液,固态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电池技术 , 与传统的液体电池相比具有显著的安全性优势,也因此被誉为未来动力电池发展的方向。



从技术端看,固态电池产业化正在提速,距离真正的全面量产还尚需时日。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中最为关键的部件,其技术路线可分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等,因各有优势,目前对于主流技术路线仍有分歧。关于固态电池量产的时间,业界大部分观点认为在 2023 年左右。




但目前确定的是,从长期来看,电池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是从液态电池向固态电池的转化,目前正在向半固态电池升级,最终过渡到固态电池。虽然近几年在研究和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产业化进展一直在提速,但仍面临较多问题。例如,固态电池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 固态电解质材料中的锂离子电导率偏低,固体电解质/电极间界面阻抗大,界面相容性较差、充放电过程中的材料体积膨胀收缩导致界面容易分离等,主要的改善工艺集中在元素掺杂、界面层修饰、电极柔性复合等方面。


基于以上观点






今天向大家推荐

一家专注固态电解质材料生产制备企业


主要产品:锂电池功能隔膜、离子补偿功能隔膜、膜形态准/固态电解质

技术优势:膜形态固态电解质热复合技术、多类型喷涂、叠涂智能产线技术,已申请20+项发明专利

团队优势:CEO曾任晶元控股总裁,10余年新能源行业经验,CTO系xxx教授、博导,总裁具备10余年商业化运营管理经验;其业务团队源自行业顶尖能源公司及科技企业,拥有丰富的技术研发、产业化经验和强大的行业生态资源。

科研资源:深度绑定行业稀缺的学术资源,目前已与xxx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校企合作 ,开展深度研发、知库建设、生态布局。

主要客户:远东电池、恩力动力、比克电池、北汽蓝谷等

产能:已有1500万平方功能隔膜产能


NEWS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关闭

客户服务热线

4008404524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