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钠离子电池由于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特点,逐渐成为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钠离子具有较大的离子半径和较慢的动力学速率,成为制约储钠材料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发展高性能的正极材料是提高钠离子电池比能量和推进其应用的关键。
在碳酸锂供需紧平衡预期下,钠离子电池有望凭借成本优势,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各项主要的锂电原材料价格均持续大幅上涨,利好钠离子电池发展。目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体系主要分为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类及普鲁士蓝类三种技术路线。
当前国家大力扶持钠离子电池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推进,引领钠离子电池技术与应用的发展是中国掌握下一代储能技术主导权的关键机会之一。
预计2031 年国内钠离子电池潜在应用场景的需求量为1061.7 GWh,若以磷酸铁锂电池价格计量,对应至少6370 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
基于以上观点,